80年代,北京一套四合院才一万块钱,为什么没人愿意买?
我也曾经问过我的父亲,1986年达州繁华地带100多平带门脸瓦房只500元,为何您不买个三五套的?
我爹就没回答我。
孩子,给你说个数字。
1991年3月,我参加工作。每月固定部分工资是70元,出纳津贴10元,菜篮子补贴4元,合计84元就拿了11个月。那么你认为,80年代有几个人能拿出一万?
答。回答这个问题,首先要了解北京市1980年的基本概况,总人口约900万,(人人有房住,就是有面积大小区分,优差区分而已)。人均月工资在40元左右,就算夫妻两人的工资每月加起来80元,扣除日常所有的开支,精打细算的过日子,每月存款也有30元吧,(我家有80年收支帐本)这样算起来,一普通人家要有一万元存款,需334个月÷12=27年,何况在80年代以前,一般工薪阶层的工资更低,对于当时人来说,近乎天文数字。当时流行一句口号,"要要想富,万元户"。如果你家有了一万元,那是非常了不起的事。上述原因说明,老百姓有房住,不缺房,手中没有多余的钱,而且也买不起,所以不愿意买房,也就能够理解了
40年以后有人问:2021年北京一套四个院才2亿元,为什么没买? 道理是一样的。1920年北京一套规格不错的四合院才2000大洋(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挣8块大洋)。
第一,他们手头上没钱,生活已经非常困难,没有多余的闲钱去置办房产。那个年代一万块钱也不是个小数目,90年代的时候,一万块钱也不是一个小数目,更何况80年代一万块钱,那是万元户,算是非常富裕的家庭了。
第二,他们没想到北京的四合院涨价这么厉害,如果他们知道,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买个十套八套,放那里涨价。人算不如天算,如果一个人会算他什么事情也不用做,躺着就能赚钱。
不是没人愿意买。而是你不知道80年代的1万块钱。有多难赚。家里有老人的可以咨询一下。正常一个人的工资就是30左右。你自己算一算,大致的30年的工资。所以当时的1万元对绝大多数也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。